中国军队秉承着一个非常卓越的理念网上配资炒股,那就是“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一信念的背后,是深刻认识到,只有在和平时期通过周密准备、特别是通过严格的训练,才能让官兵在战场上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从而确保战斗的胜利。这一理念的实践效果,最近通过巴基斯坦方面的言论,也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验证。
根据参考消息的报道,巴基斯坦空军前参谋长在近期的一次活动中发表了言辞犀利的言论,几乎带有一点“凡尔赛”的味道。他提到:“我们的飞行员常抱怨,演习训练的难度远高于与印军的实战对抗,这也正是高强度训练带来的好处。”这番话显然让印度方面的心情并不愉快,但无可奈何,巴基斯坦空军在“5·7空战”中凭借着6:0的战绩,狠狠打了印度一记响亮的耳光,印度即便不服气,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展开剩余69%既然巴基斯坦空军前参谋长提到日常训练的难度更高,那么就不得不提到中巴“雄鹰”系列空军联合演训。这一系列演训从2011年首次举行以来,已经持续了十多年,次数已经达到两位数之多,期间解放军航空兵部队与巴基斯坦空军的合作逐步深入,彼此间也收获颇丰。特别是演训的内容极具实战性,具有浓烈的对抗性质,科目设置也是极其丰富。
回顾21世纪第二个十年初期,解放军航空兵部队的主力战斗机依然以早期型苏-27、国产歼-11A,以及更老款的歼-8为主。虽然歼-10A和歼-11B分别于2006年和2007年服役,但当时这两型战机的装备数量并不多。因此,在前几届“雄鹰”空军联合演训中,中方战机并没有质量优势。相反,巴基斯坦空军当时已经全面采用了北约体系的战术与战法,这使得他们在某些方面的战术素养比解放军更为先进。于是,在这些年里,解放军基本上处于“虚心向巴基斯坦空军取经”的状态,从中学到了大量宝贵的经验。
随着解放军的持续改革与发展,尤其是在主战装备、战术创新、复杂训练和官兵素质等方面的提升,解放军航空兵的整体实力也有了显著提高。因此,中巴“雄鹰”系列联合演训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双向互动的平台,巴基斯坦空军同样从中获得了不少宝贵的经验。特别是近年来,解放军航空兵已经开始派遣国产重型四代半战斗机歼-16以及中型四代半战斗机歼-10C参与演训,这两款战机的参与无疑对巴基斯坦空军产生了重要的启示。
巴基斯坦空军的主要假想敌是印度空军,其两大主力机型分别是进口自俄罗斯的苏-30MKI重型战斗机和进口自法国的“阵风”中型四代半战斗机。从这些对比中可以看出,歼-16和歼-10C的参演具有特定目的,它们可能扮演了印度空军战机的角色,在与巴基斯坦空军的对抗演练中帮助巴方积累应对先进战机的实战经验。换句话说,解放军航空兵部队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巴基斯坦空军的磨刀石”,为巴基斯坦提供了与更强对手过招的机会。
从“5·7空战”完全“一边倒”的结果来看,巴基斯坦空军显然在长达十多年的“雄鹰”演训中受益匪浅。因为,只有经历过与战力远超自己对手的对抗,才能真正领悟到战争中最有效的生存与战斗方式。而解放军航空兵部队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显然是不可忽视的。印度空军如果看到巴基斯坦如此轻松战胜他们,也许会意识到,中国的航空战力究竟已经达到了怎样的水平。聪明的人自然能够从中得出结论。
发布于:天津市垒富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