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书单 网上配资炒股
读一本书 懂一段史
学堂君:2025年6月,在北京60岁的河南建筑工老刘攥着汗湿的纸币,在新书签售队列末尾徘徊良久,不敢向前,正当老刘犹豫不定时被工作人员发现,这本书的作者便主动上前赠书题字和拥抱,更在扉页写下私人电话:“大哥,记得联系我。”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更懂得农民工在当代的不易,他就是。这本《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记录了他从童年到现今,从求学到工作的自传体随笔集,更是回顾了他在巴东任县委书记期间的点点滴滴。
看完后你会知道,陈行甲作为父母官,为何在百姓心中如此受爱戴?当仕途大好,他为何突然裸辞?为何转向公益事业?全国优秀县委书记陈行甲独家披露其传奇经历。
《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
--精装纪念版
陈行甲 著
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社
出版年 2024年8月
豆瓣评分:暂无
母亲的手:刻进骨血的“干净”与“悲悯”
“就算是补丁衣服,也要穿得干干净净。”这句话,伴随陈行甲从湖北兴山县的贫瘠山村,一路走向清华学堂、美国密歇根湖,最终深嵌于巴东县委书记的办公室。书中开篇第一记《我和我的母亲》,写尽了一位山村母亲如何用卑微的慈爱浇筑儿子的脊梁:
盐罐里的菩萨心肠:村里最穷的王伯娘借盐不还,母亲却对抱怨的儿子呵斥:“人都快活不下去了,我们不借谁借?”甚至将结婚嫁衣借给王家女儿出嫁;
“苦”字课:母亲指着“苦”字说:“人生下来就是要吃苦的。草字头是眼睛,十字架是鼻子,口是嘴巴——人这一生,注定用脸承住苦难。”
母亲病逝后,陈行甲将遗像置于办公室。每一次反腐亮剑、每一次深夜接访,都是向母亲隔世的汇报:“甲儿没丢您的脸。”
今天推荐的这本精装纪念版,比普通版新增母亲手绘插画与家书信札,补全“精神源头”的温情密码。
陈行甲
妻子的泪:红尘万丈中的“纯粹”图腾
2006年除夕夜,妻子对他说“过去十年,我只做了一件事:爱你。”这让陈行甲“眼窝子发热”。书中记录了她们逆流而上的爱情史诗:
妻子出身城市为了他,放弃广州优渥工作,奔赴山区。当陈行甲因高压反腐罹患抑郁症,妻子日夜守护,带他走出至暗时刻。面对黑恶势力“灭门”威胁,她只一句:“行甲,我陪你走到底。”
书中首度公开陈行甲手写情诗《致霞》,钤印“不悔”藏书票。
“一身正气、一身杀气、一身朝气!”
巴东五年陈行甲揭开中国基层反腐最惨烈战役:
以命相搏:面对87人腐败集团(含5名县领导、2名州领导),他公开宣战:“让50万百姓站在我身后!”;
悬崖上的舞蹈:为推广巴东旅游,51岁的他从3000米高空纵身跳伞;为打通“信息天堑”,他带干部用脚丈量绝壁,将互联网植入深山;
“刁民”变亲人:他拆除县委大院后门,任群众“搂脖子抱腿”诉冤;在“屋场院子会”与农民同啃土豆,将“精准识贫”刻进青山。
今天这本精装纪念版,新增巴东反腐档案解密页,附跳伞摄影组图,非常难得。
陈行甲工作照
转身公益
2016年,陈行甲在提拔副厅前夕裸辞。他在书中第七记宣告:人生上半场登顶,下半场要攀“另一座山”:
“传薪计划”:创立恒晖基金会,为抗疫烈士子女提供教育金至22岁,践行“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后辈困顿于荆棘”;
带山里娃看海:资助病童、帮扶精神障碍群体,他说:“母亲悲悯的心,终在公益路上重逢。”
作为精装纪念版,书中新增收录了英文演讲手稿《从反腐到公益:我的中国式突围》,烫金函盒镌刻亲笔题字:“脚下虽有万水千山,但行者必至”。
图书实拍
为什么2025年更需要这本书?
当焦虑成为时代流行病,当功利主义冲刷精神岸线,陈行甲用半生跋涉证明:在洪流中保持人性温度,才是最高级的生存技能。
精装纪念版,新增了3万多字内容,新增鎏金函套与藏书票,献给所有在荒诞世界坚信“值得”的勇者,唯有俯身触碰泥土,才能避免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峡江转弯处,没有随波逐流的人,只有选择泳姿的勇士。
目录 · · · · · ·
第一记/我和我的母亲第二记/关于我们的事,他们统统猜错第三记/如果有光,我就能看到你的眼睛第四记/人生的巴颜喀拉山第五记/密歇根湖上有一千种飞鸟第六记/在峡江的转弯处第七记/你好,我的下半场第八记/再次的见面我们又经历了多少的路程原版后记/50 岁,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前起飞原版跋/父亲的礼物附录一/遇见好书,遇见陈行甲附录二/陈行甲,你是这样的人吗?附录三/天真是道德的最高境界
---------- 完----------
秦汉史、唐宋史、明清史等,点下方查阅
垒富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